引发棉花铁皮桃的原因很复杂,一般情况主要有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:
1、各种细菌、真菌类病菌的侵染导致。如棉花曲霉病、角斑病、疫病、棉铃红腐病、软腐病等病菌都会导致棉花烂铃、僵铃。
2、各类害虫的侵袭。棉田中的棉蚜以及盛花期花蕊上附着的棉蓟马等害虫,用不同的口器损害棉花的蕾、花、铃并留下伤口,使上述细菌、真菌类病菌更易侵染棉株。一般棉田病、虫危害呈现正相关,即害虫侵害越严重的地,病害也越严重,棉花烂铃和僵铃的比例也越高。
比如,棉蚜危害严重的条田,棉叶上会附着很多棉蚜蜕的皮、尸体及分泌的蜜露(即俗称的棉花“滴油”),这些害虫尸体和害虫分泌物,都为上述各类病菌提供了繁殖的温床。又比如,打顶后棉蓟马基数较多的棉田,部分棉铃外壳褐化、变干、变硬,呈现铁锈状,俗称“铁皮桃”,这是由于棉蓟马用口器侵害幼铃棉壳,导致铃壳病变。
3、田间湿度大,棉田下部通风透光差。后期棉花封行后,在滴水后或者降雨天气下,棉田容易形成郁闭的环境,高湿少光照的环境为病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场所,导致田间病菌基数较大,易造成棉花烂铃、僵铃。
铃病导致的棉花烂铃、僵铃的防治方法。对于棉田发生的细菌性、真菌性铃病导致的烂铃、僵铃,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,但根据田间调查结果显示,虫害越严重、田间湿度越大的棉田,发生烂铃、僵铃的比例越大,根据这一点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防治铃病引起的烂铃和僵铃。
1、加强棉花花铃期虫害防治工作。做好各类棉田害虫的防治,可有效降低棉田虫口基数,可有效减少虫口伤害比例,从而减少病菌侵害的渠道,以降低棉田烂铃、僵铃的比例。
2、改变棉田轮灌方式,降低棉田湿度。引起铃病的各类病菌喜欢高湿度,少光照的繁殖环境,我们可以通过将灌水方式改成少量多次,或是揭掉大膜等方式,防止棉田植株旺长,塑造通风透光的群体结构,以控制棉田底部的湿度和透光性,最终控制棉田病菌基数,从而减少病菌侵染比例,减少棉花烂铃、僵铃比例。
3、在田间施药的过程中,使用合适的杀菌剂。我们可以在进行棉田虫害防治或者化调的过程中,使用杀菌剂来杀灭棉田病菌,以降低棉田病菌基数,减少烂铃僵铃。
图文摘自金丰源种业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